坐禅或者静坐之前,老师都会很注重调和的方法,为什么要注意调和的方法呢?这里面举一些例子来说明,譬如画一幅画,必原先调配颜色,才能画出美丽的图案来。又譬如在弹琴以前,也要先把琴弦调到不宽不急,才能奏出悠扬的乐音。所谓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,修行人要修心证道,对于身心的调适养护,不可不加注重。
正确的调和,能获致安祥平稳,在面对人生的横逆时,充满自信和勇气。若能因此发诸禅定,对于走向修行之路,企望证取真理的人,它便是一种强大的引力,引领著你去探求智慧,开展无量的光明。另外,在学习坐禅以前,有三个基本的事项能配合调和的功夫,是初学的人最应当注意的。第一是学坐禅应有的观念和态度。第二,是坐禅的禁忌。第三,是坐禅应准备的器物。
什么是学坐禅应有的观念和态度呢?有四件事:
(1).要持恒常心,勿求快速成功。
(2).要发勇猛心,遇困难时,不可退缩。
(3).要有专精心,勿到处参学,致生驳杂混淆。
(4).要有自信心,依师所教进度学习,切勿疑虑自己的根机浅薄,无法成就。
什么是坐禅的禁忌呢?有四件事:
(1).坐禅时,要关门闭户,勿使直接受风。
(2).过饱、过饥、极度疲倦、二便急时勿坐。
(3).暴怒中,惊恐中、大喜中、大悲中,处于极端的情绪作用时勿坐。
(4).坐时、勿一面做事,或与人交谈。
什么是坐禅应准备的器物呢?也有四件事:
(1).准备静室一间、铺木板、蹋蹋米或地毯均可
(2).准备坐垫一具,以坐定后,能使身体骨架舒适为原则。
(3).穿著宽松衣服,避免紧缚身躯。
(4).准备盖巾一件,寒冷或风大时,盖于头,肩及腿部。
但不论是谈调和身心,或坐禅的应注意事项,都要了解坐禅本身,著重于悟道的经验,如果虚构文言,而忽略了实际的行持,犹如贫人终日数他人财宝,究竟不是自己的家当,结果毫无半点的益处。因此,一位真正的智者,不只是一位学者,更是一位脚踏实地的行者,他能论理于讲堂上,更能观行于生活中。理和事的融会印可,成就了无上正觉的境界。
评论